520美书楼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38部分(第1页)

《魏书》的本纪部分叙述很详尽,一直从拓跋氏的远祖讲起,但大多不可考,仅仅是些符号而已。在道武帝拓跋珪之前的国君,名字大多是两三个字,甚至更长,从拓跋珪以下,国君基本都是单字,极个别的双字,比如孝庄帝元子攸。我的观点是,拓跋珪以前各国君的名字,取的是鲜卑语的汉语音译,而拓跋珪以后的各国君名字,则多半是后来起的汉语名,故而以单字为多。这些国君的鲜卑语名字,没有在《魏书》中保留下来,但却在《宋书》等南朝史籍中有所保留。

《宋书·索虏传》所叙述的北魏各帝,大多既有名,又有字,这些字又非常古怪,不像普通汉人常有的双字,而更像是个毫无含义的发音。事实上,这些字就是这些皇帝的小名,或者说,是鲜卑语的汉语音译。

我们从道武帝拓跋珪说起。《宋书》中他的名字叫开(音近于珪),而字是涉珪,《南齐书》作涉圭,同音异字而已。从这里可以推断,拓跋珪的这个名字“珪”,很可能是从他的鲜卑语名字中转变而来的,他的名字,很可能发作“skwei”一类的音。明元帝拓跋嗣,在《宋书》中字木末,这个名字,与西秦的最后一任国君乞伏暮末同音,由此再次验证这个字就是鲜卑语的名字。

由此我们可以排出北魏各帝的汉语名字和鲜卑语名字,像拓跋焘众所周知的小名“佛狸”其实就是他的鲜卑语名字的发音。

谥号    汉语名   鲜卑语名

道武帝    珪     涉圭

明元帝    嗣     木末

太武帝    焘     佛狸

景穆帝    晃     天真

文成帝    濬     乌雷[直勤]

献文帝    弘     第豆胤(《宋书》)万民(《南齐书》)

以下的孝文帝元宏就进入南齐时期,并且不见有字传世了。

魏、宋两家的起源,南北史书也有分歧。比如北魏拓跋氏,《魏书》的说法是大鲜卑山的鲜卑人,而《宋书》和《南齐书》的说法是匈奴的一种,《宋书》更具体地指出是汉朝将军李陵投降匈奴后留下的后代。从语言上来看,拓跋氏的鲜卑语与匈奴语或者其他胡语差别较大,而接近鲜卑的其他各支,比如前面拓跋嗣与乞伏暮末名字的例子。说拓跋氏是匈奴人的后代,似乎有些经不起推敲。

关于南朝皇帝刘裕的家庭出身,同样有出入:《宋书》上说是刘交的后代,年代也过于遥远,无法考究。《魏书》的“其先不知所出”,则更为可信。

外篇一 姓名与曲笔(2)

拓跋珪的祖父拓跋什翼犍,是《魏书》中的昭成皇帝。《魏书·昭成子孙列传》说得很清楚,苻坚征代,拓跋什翼犍死于其子寔君之手。而《宋书·索虏传》呢,则说拓跋什翼犍“为苻坚所破,执还长安,后听北归”。也就是说,拓跋什翼犍实际上是投降了前秦,后来因为表现不错,而被遣返回国,死在漠北。这段叙述,有《晋书·苻坚载记》做旁证,《魏书》此处是曲笔。

关于拓跋珪的结局,也有两种说法,分别出自《魏书·清河王传》和《宋书·索虏传》,《资治通鉴》取了前一种,在我看来,尚待商榷。按照《索虏传》的说法,拓跋珪晚年性情暴虐,有个巫师预言拓跋珪将遭横祸,只有“诛清河,杀万人”,才可以免灾。拓跋珪相信了这一预言,便下令屠杀清河郡的老百姓,杀满一万名为止,可谓残暴到了极点。拓跋珪的儿子清河王拓跋绍与他的爱妾万人私通,拓跋珪有所觉察。拓跋绍害怕,便与万人密谋,乘着万人单独伺候拓跋珪时,拓跋绍潜入殿中,杀死了拓跋珪。拓跋珪临死之前,幡然醒悟,说:“原来那个‘清河’、‘万人’,说得是你们俩啊!”

相比之下,《魏书》和《通鉴》的说法的确值得怀疑,因为里面提及清河王拓跋绍杀害拓跋珪,为的是救出自己的生母贺氏,可是杀死拓跋珪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啊,如果真是通奸事泄,则比较容易理解。我的推测是,《魏书》为了掩盖拓跋珪的屠杀行径,可能在这里也使用了曲笔。当然,拓跋珪具体是否真的屠尽了清河一郡,或者是残杀无辜以凑数,我们已很难知道详情了。

。 最好的txt下载网

外篇二 再谈姓名:还人物本来名姓(1)

读史,总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,既可能从古人旧事中发掘出人生的感悟,又可能从沧桑兴亡中体会到历史的失落。然而,历史,永远不会只有一种;历史,也永远不会只有一张面目。在本篇中,我们就拿史书的资料做个轻松一点的“游戏”。

魏收在拓跋鲜卑的国史《魏书》中,对于孝文帝改革汉制之前的鲜卑人名,大多根据姓氏改革的原则进行了修改,也就是使用了所谓的雅名(汉语姓名)。换而言之,在本书中我们所提到的早期鲜卑人的姓名,很多并不是他们的原名,至少在当时,旁人并不是这么称呼他们的。

那么,我们就不免好奇,这些鲜卑人当初的名字是什么样子的呢?我们在前文中已经给出了北魏皇帝们的本来名姓,对其他的北魏人物,我们是否能够还以本来名姓呢?答案是,我们能。

我们手中的第一样工具是《魏书·官氏志》。这篇志的最后部分介绍了孝文帝改革姓族的制度,并罗列了原鲜卑姓氏所对应的汉姓。这份资料作为我们还原鲜卑人旧名的利器,再合适不过。

《官氏志》之外,我们又有另两部同时代的正史以为佐证,那就是《宋书》和《南齐书》。《宋书·索虏传》和《南齐书·魏虏传》是两篇足以与《魏书》对照阅读的传记,此外,有不少相关传记也都提到了北魏的鲜卑人名。司马光在《资治通鉴》的考异中曾经“抱怨”南北两朝的史书所提人名“名姓全不同”,那是因为他考证的标准非常严格;我们则可以把标准放低一点,通过两相比照,从文字中寻出蛛丝马迹,然后建立起几本史书中人名的关联。

《宋书》中第一次出现(按照年代先后)大量北魏人名的地方,应该是在卷四十八的《朱超石传》中:

“义熙十二年北伐,超石为前锋入河,索虏托跋嗣,姚兴之婿也,遣弟黄门郎鹅青、冀州刺史安平公乙旃眷、襄州刺史托跋道生、青州刺史阿薄干,步骑十万,屯河北,常有数千骑,缘河随大军进止。”

东晋的义熙十二年即公元416年,对应北魏拓跋嗣的泰常元年。我们在《魏书·太宗纪》的泰常元年的记载中找到了相关的文字:

“司马德宗相刘裕,溯河伐姚泓……诏将军叔孙建等渡河,耀威滑台。”

《宋书》一段中出现了四个人名,而《魏书》对应的事件中只有叔孙建一人,我们有办法把他们对应起来么?

先来看“黄门郎鹅青”,按照《宋书》记载,此人是拓跋嗣的弟弟,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从弟甚至族弟,那么这个人就应该也姓拓跋才对。但是在《魏书》的宗室诸王传中没有这样一个身份相符的人,不过在卷三十的列传中却有另一个名字几乎相同的人——娥清。果然,《娥清传》中也提到了朱超石与北魏军队的交锋:

“刘裕遣将朱超石寇平原,至畔城遁还。清与长孙道生追之,至河,获其将杨丰。还,拜给事黄门侍郎。”

吸血之家  失业女王  朱草变幽兰下  FF酱  无界仙皇  谁主常青  帝国的黄昏  斗魄星移  爆炸  鬼畜,等虐吧! 加3番外  抛红豆  暴发户vs真土豪  迷宫蛛  天使与修罗  现代修真史  宇宙兑换系统  抗日之横扫天下  梵谷的天使  史上第一妖  夏转微凉薄情逝  

热门小说推荐
天才杂役

天才杂役

吕诚,十五岁之前一直没能修炼出内劲,只能当杂役。但他从小喜欢夜视星空,十年时间,让他的眉心处出现别人所没有的感应力,能让他感知周围的一切事务,并且修炼出内劲,踏入武者行列。从此,这个普通的杂役进阶为天才武者。学心法,进展神速练武技,无师能自通易容变声,惟妙惟肖。在这个武者为尊的世界,最终一步步成为睥睨天下的至尊...

君少心头宝,夫人哪里跑

君少心头宝,夫人哪里跑

从我身上下去。男人的声音透着几分无奈和隐忍。我不。少女摇头,双手死死抱住身下的男人。听话,你这样我没法睡。以前我都是趴你身上睡的。那不一样你现在是人。京城杀伐果断,残暴冷血的神秘大当家意外被只小奶猫所救,从此化身猫奴,跌了一众下属的下巴。然而当有一天睡醒发现怀里的小奶猫变成了俏生生的软萌小丫...

蜀山魔门正宗

蜀山魔门正宗

蜀山有玄门正宗,一家独大。主角修炼的是魔门正宗。群号紫云宫22117110。...

猎美玉龙

猎美玉龙

看书名就知道,我们的猪脚究竟要干什么!请耐心看下去,你不会失望的!京华市委书记的儿子荆天,16岁,仗着老子是京华市的一把手,在学校里是个问题学生,回到家却乖的不得了,这个两面少年,无意中从一枚祖传古戒中得到一种神奇的功法,从此之后,他的人生,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学习成绩陡然上升,少女少妇看到他就美眸放光,将市委大院里的RQ收了之后,他便将魔爪伸向了校园,伸向了整个京华市的各个部门,只要他见到的美女,就想方设法归于自己麾下,邪恶而轻松的猎美之旅,充满着令人拍案的奇妙遭遇,是艳遇还是刻意追求?敬请期待...

都市最强狂兵

都市最强狂兵

龙血部队兵王狂龙因违反规定,被迫回到中海。本想低调做人,却偶遇美女总裁让自己睡了她,哪知道被卷入一场莫名的争斗,成为了她的贴身保镖。叶轻狂从此龙入花海,身边美女如云,但也麻烦不断读者群527212401...

我是至尊

我是至尊

药不成丹只是毒,人不成神终成灰。天道有缺,人间不平,红尘世外,魍魉横行哀尔良善,怒尔不争规则之外,吾来执行。布武天下,屠尽不平手中有刀,心中有情怀中美人,刀下奸雄冷眼红尘,无憾今生。惊天智谋,踏破国仇家恨铁骨柔肠,演绎爱恨情仇绝世神功,屠尽人间不平丹心碧血,谱写兄弟千秋!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